船公司限重
一般情況下每個船公司重量政策都不同,大約標準就是不以損壞集裝箱為標準。
處于艙位與重量的平衡考慮。每條集裝箱船都有一定的艙位和重量限制,但具體在某條航線上,艙位和重量并不總是剛剛好平衡用完的。矛盾往往發生在出重貨比較集中的華北地區,船舶的重量已經到了,艙位還少很多,為了彌補這種艙位損失,船公司往往采取加價策略,即貨重超過多少噸后加收額外的運費。也有船公司不是用自己船,而是買其他船公司的艙位來運輸的,對重量的限制會更加嚴格,因為船公司之間的艙位買賣一都是按照1TEU=14TONS或者16TONS的標準來計算的,超過重量的不給上船。
在爆艙時期,根據航線熱度不同,船公司對每個箱型的限重都會相應下調。
訂艙時,晚出貨時就要向貨代詢問關于船公司的限重問題。如果沒有確認而貨物又是重貨的話就有風險,有些船公司超重后,不會有任何溝通余地,直接讓發貨人拖貨、出港、掏貨 然后重新過磅。這些費用就不好控制了。
集裝箱本身限重
每個集裝箱的開箱門上都有大限重的信息,如MAX GROSS:30480KGS。意思就是說你的箱子連箱帶貨不能超過這個重量。皮重--20GP:為2200KGS,40為:3.720-4200KGS,個別有的HQ會有 MAX GROSS: 32000KGS。
這是集裝箱箱體可以承受的大強度,裝貨超過此限,可能發生箱體變型,底板脫落,頂梁彎折等損壞,由此產生的一切損失將由裝貨人全部承擔。目前大多數專業集裝箱碼頭都安裝了自動地磅,所以,只要集裝箱裝貨超出箱體限重的,碼頭是一律拒絕收柜的。所以建議各位裝箱前,看清楚集裝箱箱體上的限重,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返箱重裝作業。
如果貨物確實超重又不能分割,那么可以選擇超重箱。這里會增加是選重費,一般碼頭/堆場將船公司的普通干箱堆碼在一起,如果要選擇其中特別的加重柜(如前面談到的20加重柜), 碼頭、堆場必須逐個查找,由此產生的選柜費一般跟指定柜費同價。
集裝箱運輸是一項涉及多部門的協同作業過程,所以除了集裝箱箱體本身的限重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慮。
航線限重
不同航線,船司運力是按照貨物裝卸港掛靠順序和貨物出口種類和熱度不同來安排的,加之目的港設備操作的負荷問題,不同航線大小柜的限重自然也有不同。
港區限重
主要看碼頭和堆場的機械設備負荷。
集裝箱船靠碼頭后,一般都需要碼頭的吊機進行裝卸作業,然后用卡車拖到集裝箱堆場再用叉車吊下來。如果集裝箱的重量超過機械負荷,就會給碼頭和堆場的作業造成困難,所以,對一些設備比較落后的小港口,船公司一般都會提前告知該港口的限重,超過此限的不收。